河湖岸線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載體,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執行河湖長制管理要求。河道管理站通過政策宣貫、示范引領、公眾參與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河湖保護工作格局。
強化組織領導,完善責任體系。河道管理站實行全員參與、股室聯動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河湖岸線管控要求。通過系統開展岸線管理紅線業務培訓,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手機端管理平臺,實現執法人員現場精準定位,有效提升岸線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嚴格審查把關,規范項目審批。河道管理站堅持從源頭把好岸線保護關,對建設項目選址實行全過程監管。2025年以來,累計完成100余份建設項目用地審查報告,組織實地踏勘30余次,對涉嫌侵占岸線的項目單位開展政策法規教育,通過多輪數據比對指導其優化選址方案,對確需調整的項目嚴格要求重新論證,確保所有建設項目合規使用岸線資源。
深化宣傳教育,凝聚社會共識。河道管理站通過多層次、全覆蓋的政策宣講活動,將岸線保護理念納入基層治理。定期開展巡河檢查,推動岸線管理法律法規在各行政村落地見效,形成全民參與、共護河湖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河道管理站將持續深化河湖岸線管理改革,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管效能,推動跨區域協作破解治理難題,切實維護河湖生態安全,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李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