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現公布西鄉縣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數據統計時限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一、概述
2017年,我縣認真貫徹落實《條例》、《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任務分解細化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17〕31號)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分解任務,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不斷增強,有效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二、2017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任務分解細化落實情況
(一)以政務公開助力穩增長。推進重大建設項目和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公開。公開易地扶貧搬遷、重大水利工程、現代農業、生態環保等重大建設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等信息。將公立醫院藥品、林權等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發布公共資源交易公告和資格審查、成交及履約等信息。全面公開PPP相關法規政策、專家庫等信息和項目準備、實施等階段性信息,加大對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項目合同和回報機制等內容的公開力度。
(二)以政務公開助力促改革。加強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動態管理,開通多種渠道方便群眾監督放權進程、評價放權效果。及時公開政策性文件的廢止、失效等情況,并在政府網站已發布的原文件上作出明確標注。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目標。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標準體系,推廣受審分離、統一受理、集中辦理等高效審批模式。制定、細化并公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包括事項名稱、事項類型、設定依據、實施機構、法定辦結時限、承諾辦結時限、結果名稱、結果樣本、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形式、審查標準、通辦范圍、預約辦理、網上支付、物流快遞、辦理地點、辦理時間、咨詢電話、監督電話等。申請材料應當有材料名稱、材料類型、材料樣本、電子表單、來源渠道、紙質材料份數和規格、填報須知、受理標準、是否需電子材料等信息。
(三)以政務公開助力調結構。推進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工作信息公開。圍繞“穩能源、促化工、興電子、強制造、擴新興、優傳統”發展要求,加大政策及其執行情況公開力度。圍繞創新驅動戰略,瞄準新動力、新空間、新產業、新主體,強化創新體系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及軍民融合、央地融合、省地融合等政策的公開與解讀,推進相關產業項目實施過程信息公開。
推進消費升級和產品質量提升工作信息公開。定期發布消費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重點公開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和全域旅游、體育健身、醫養結合、健康管理、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的消費情況,引導消費升級。圍繞質量強縣戰略,推進產品質量監管政策法規、標準、程序和結果公開。做好執法專項行動信息公開,公開質量違法行為記錄、缺陷產品名單及后續處理情況等信息。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信息公開,做好消費者訴求數據分析結果公開工作,加大對查處假冒偽劣、虛假廣告、價格欺詐等行為的公開力度。
(四)以政務公開助力惠民生。推進扶貧脫貧和社會救助信息公開。圍繞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扶貧政策、扶貧對象、幫扶措施、扶貧成效、貧困退出、扶貧資金項目安排等信息公開力度。公開各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脫貧人口名單、扶貧項目實施等相關工作情況。強化困難群眾救助信息公開,進一步做好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及全縣災情救助等信息公開工作,切實增強公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推進生態環保領域信息公開。及時公開環境政策措施、環境治理工作進展等信息,主動回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推進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公開。集中發布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依法公開重特大或敏感突發環境事件調查結論、環境影響和損失的評估結果等信息。及時公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實施方案、管理保護目標以及資源管理、水源保護、污染防治、水質監測、生態修復、采砂管理、監督執法等工作執行信息。全面公開植樹造林、野生動物保護、森林資源保護、自然保護區管理、征占用林地、濕地保護、退耕還林等工作開展和行政監管、執法信息,加強森林火險、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重大生態破壞事故等林業突發事件信息發布。
推進教育領域信息公開。有序公開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和全省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四個一流”建設計劃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公開,公開義務教育學校劃片、招生范圍、招生條件、入學程序、招生結果等信息并做好政策解讀工作。
推進文化領域信息公開。公開全縣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信息及圖書館、文化館(站)相關服務信息。公開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社區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信息。
推進衛生領域信息公開。做好綜合醫改試點工作信息公開,深入推進醫療機構院務公開,公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落實情況。指導轄區內醫療機構公開常規醫療服務價格、常用藥品和主要醫用耗材價格信息,建立違規違紀問題處理結果公開機制。
推進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信息公開。強化食品安全定期常態性抽檢信息公開機制,定期公布全縣食品抽檢總體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和核查處置情況,公開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處罰信息。做好藥品監督檢查信息公開,及時公布召回產品、停產整頓、收回或撤銷證書等情況。
(五)以政務公開助力防風險。圍繞防范金融風險推進公開。公開中省市縣金融領域相關政策,配合金融監管機構做好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工作。
圍繞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進公開。及時公開棚戶區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公開工作,進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相關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的公開。及時發布土地供應計劃、出讓公告、成交公示和供應結果信息,按季度公布房地產用地供應數據。
圍繞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推進公開。及時發布重特大事故預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公開重大風險隱患排查信息。加大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信息公開力度,公開常規檢查執法、暗查暗訪、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等執法信息,公開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
(六)增強政務公開實效。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務公開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工作。進一步規范公文辦理程序,落實公開屬性說明、政策解讀方案及解讀材料隨文報批的要求。對社會關注度高、與社會發展、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向社會公布決策事項、決策依據,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做好利益相關方、公眾、專家、媒體等代表列席政府會議制度,擴大公眾參與。進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對涉及公共利益、社會廣泛關注的建議提案,原則上都要公開答復全文,及時回應關切,接受群眾監督。
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網站內容建設,開展日常監測和季度抽查工作,及時公開抽查情況。縣級政府各部門網站全部關停上移,確需單獨開設的,須按規定報批。
依法規范依申請公開工作。暢通依申請公開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眾合理的信息需求,進一步做好督促、規范依申請公開答復工作。對公眾申請較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以轉為主動公開的,應當主動公開。強化工作督查及考核。推進政務公開、政府網站、政務服務三合一的考核體系建設。
三、本級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縣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轉交縣政府辦理的委員提案共87件,其中重點提案4件,分別由22個部門(單位)和鎮(街道)承辦。截止8月底,委員提案已全部辦結,各承辦部門和單位進行了認真回訪?;貜吐?、辦結率達100%,滿意率達到98.5%以上。
縣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轉交縣政府辦理的代表建議共91件,其中重點建議4件,截止9月底,所有代表建議辦理完結,代表滿意率98%以上。其中,建議內容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A類)47件,占52%;正在解決或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B類)30件,占33%;因目前條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待以后解決或只作解釋說明的(C類)14件,占15%。
四、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及公開平臺、載體建設情況
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全縣通過西鄉縣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2506條。其中新聞類信息5245條;信息公開7135條,內容包括統計信息、人事信息、財政信息、財政預決算、應急管理、應急工作、監督檢查、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城鄉建設、政府領導、政府機構、政府文件、規劃計劃、政府工作報告、政府采購、工程招標、中標公告、三公經費等20類信息。政府信息主要通過政府網站進行發布,輔助方式有縣電視臺,便民公告欄及其他便民渠道。在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中,網站公開5452條,電視、公告欄等形式公開1683條。
五、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及收費與減免情況
2017年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件,涉及移民搬遷、扶貧政策、民政補助、交通處罰等,相關部門、鎮結合政策規定和我縣實際,全部按時向申請人予以回復。
六、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
2017年,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而產生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
七、存在的問題、改進措施及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計劃
我縣雖然在信息公開工作中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此項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與中、省、市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與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的距離;二是公開的形式不夠豐富,公開的實效有待加強;三是公開政務事項的程序和內容還有待明晰。
2018年,我縣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政務公開工作:一是繼續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加強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二是推進政務公開內容標準化。三是擴大公眾參與、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四是繼續加強政務公開渠道建設,強化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建立內容保障常態化機制,確保網站發揮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第一平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