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A類
簽發人:祝培祥
西發改函〔2024〕52號
西鄉縣發展和改革局
關于對縣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08號
提案的復函
呂亮、劉云璟、張勝利、彭杰、程長玉、王曉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以竹代塑’產業步伐,依托西鄉6.2萬畝竹林資源及漢中、四川等地優勢竹林資源提前謀劃布局,建設‘以竹代塑’全產業鏈”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我縣竹產業發展現狀
我縣竹林資源豐富,面積約6.2萬畝左右,其中天然林3.8萬畝左右,人工林約2.4萬畝。天然林中,國有林占1.18萬畝,集體林占2.62萬畝,多以木竹為主,分布于高海拔山區,利用率不高,多以銷售原竹及野生竹筍為主,產業屬于價值鏈最低端,天然林連片面積較大,雖具有一定觀賞性,但因海拔問題,道路交通受限,旅游資源未能開發利用。人工林多以雷竹品種為主,產業發展主要以銷售竹筍,且產量不高、成本較大、市場競爭力不強。竹制品門類較少,加工企業匱乏,技術落后。
二、辦理情況
我局及時對縣域內竹資源分類、分布情況進行了摸底。4月16日,邀請合弘企業管理(重慶)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行來縣,就竹產業發展和利用情況,考察了城南街道涇陽村、白勉峽鎮雙廟村竹品種及發展情況并進行了座談,我縣大部分連片竹林都為木竹,可利用率較低,不適合作為通用竹制品深加工原料,脫貧攻堅期內發展的雷竹產業,目前多以銷售鮮竹筍為主且產量有限,吸引不到客商來縣投資。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3〕1375號),《行動計劃》聚焦當前“以竹代塑”產業規模偏小、產量較低、成本較高、技術和裝備相對落后等問題,有針對性的部署了7大行動,分別是科技創新提升行動、產業生態培育行動、產銷對接促進行動、重點場景替代行動、特色地區引領行動、社會宣傳引導行動和國際交流合作行動。同步發布了《“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2023年版)》,為穩妥有序推進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提供了政策指引,為我縣依托竹資源發展生產、旅游,提高產品附加值提供了條件。目前,我局正在和相關鎮(辦)研判論證,初步形成了“開發一種適合本地發展的以竹為原材料的加工產品,尋求為相關龍頭企業做竹制品基礎原材料加工”的發展思路,探索通過項目爭取,打通連片野生竹林的消防通道,逐步完善道路、水電等配套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設施,將竹林竹海資源宣傳好、推介好、開發好,不斷完善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群眾增收和集體經濟積累。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盡快明確我縣竹資源中竹漿、竹纖維等產品在工業領域、建筑領域的應用范圍,在該領域產品中的適配性,明確產品屬性、工藝流程以及市場需求。二是編報森林防火通道項目,積極爭取政策類資金,提升竹海生態區的通達能力。三是籌備好外出考察有關事宜,屆時邀請提案委員參與論證,持續推進“以竹代塑”工作取得突破。
感謝您對“以竹代塑”工作的高度關注,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言獻策!
聯系單位:西鄉縣發展和改革局 (投資股)
聯系電話:0916-6210310
西鄉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10月10日